相邻权纠纷与侵权纠纷的区别与联系

来源:北京民商律师网 时间:2020-07-03

       相邻权纠纷与侵权纠纷的区别与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偶尔发生矛盾是很正常的,毕竟生活的环境是一样的,有可能会相互接触到,从而容易发生相邻权纠纷或是侵权纠纷。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相邻权纠纷与侵权纠纷的区别与联系? 
 
  一、相邻权纠纷与侵权纠纷的区别与联系
 
  1、所谓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侵害他人,给他人的财产或者人身造成损害,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侵权行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
 
  (2)侵权行为是给被侵害人造成实际损害后果的行为;
 
  (3)侵权行为是因过错而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2、所谓相邻关系则是指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因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邻关系是相邻不动产的权利人行使其权利的一种延伸或限制。相邻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1)相邻关系的客体并非不动产本身,而是毗邻各方在行使权利时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相邻关系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动产权利人;
 
  (3)相邻关系依附于不动产,但不因不动产权利人的变更而变更;
 
  (4)相邻权利人的不动产是相互毗邻的;
 
  (5)相邻不动产权利人行使权利以取得必要便利为限度,不得借口损害相邻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从侵权行为与相邻关系概念与特征来看,两者间存在一定的区别。
 
  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财产利益、人身利益和精神利益的不法行为,而相邻关系却是根据法律规定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适法性;
 
  侵权行为能够造成他人合法权益损害的法律后果,这种损害后果是不能容忍的,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相邻关系虽然也会使相邻权利人的财产权利受到限制,但这种限制是必要的、合理的;
 
  侵权行为是行为人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错是判定其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并承担民事责任的重要因素,而相邻关系中相邻权利人行使权利时主观上并无过错;
 
  侵权行为的行为人均应承担民事责任,而相邻关系中的权利人对于轻微妨害则有容忍义务,只有造成实际损害才承担赔偿责任。
 
  二、相邻权排水纠纷如何调解解决
 
  1、立足社会稳定,尊重已有习惯调解解决
 
  现实生活中,因用水产生的相邻关系纠纷不多,且主要发生在农村。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在他人的水井不远处打井,使原井水的水量减少或干涸;或者在原水井附近修建厕所、化粪池等,导致污染井水;以及水井的所有人与使用人之间为用水产生的纠纷,等等。同样因排水产生的相邻关系纠纷也多发生于农村,如因设置屋檐或其他构筑物,致雨水直接注入邻人的房屋;变更排水管道致邻人房屋排水管道堵塞或使水排入邻人园子,等等。由于我国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且高地与低地之间的排水、疏水及过水纠纷涉及较多人的利益,因而出现用水、排水纠纷时,应当由当地基层组织或双方当事人认可的中间人按照已有的习俗、习惯,基于有利生产生活、公平合理的精神,召集纠纷双方协商解决,尽量促成双方和解。因为相邻双方都在共同的空间内生活,有共同的利益,从有利于有效合理地用水、排水,有利于生产和生活出发,多为对方想一想,就能解决相邻矛盾,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2、按法律规定和法理处理,加强民众的法律意识
 
  实际生活中,部分群众认为水乃是一种可随意获取的自然资源,由于其在空间上不一定有直接的相邻方,故在日常生活中的取水、排水等问题没有得到老百姓重视。通常人们会认为用水、排水完全是“自己”的事,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和他人发生法律上的关联,法律对用水、排水行为没有约束力,等等。因此,对于此类相邻纠纷的调解,首先必须纠正部分群众可能存在的上述错误理解,认真、细致地做好分析教育工作。其次,把国家和地方上关于相邻用水、排水的具体法律规定(如《民法通则》、《物权法》、《水法》等)进行宣传、告知,使老百姓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个别地方,存在受屋场风水等迷信观念的影响(如认为邻居的屋檐水滴落在自家房屋上会有不利影响),这时候,首先要厘清纠纷的主要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准切入点,引导群众转变部分不正确的观念,以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
 
  3、结合自然情况,强调各方协商理解
 
  相邻各方应按照水的自然流向合理利用水源,正当排除水患,水流上游要照顾下游用水。在水源不足时,应按照“自近到远、由高至低”的原则,通过各方协商,合理分配,共同使用,依次灌溉。高地所有人和使用人有向低地自然排水的权利,低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对高地的自然流水负有承水义务。这就是高地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排水权。低地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承水义务为不作为义务。即在非人为的情况下,如高地之水流至低地受到阻塞时,低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不负疏通义务。此时高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应以自己的费用进行必要的疏通。低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因此受益的,应按其受益程度负担相应的费用。疏通费用的负担,有习惯的依习惯。需要指出的是,如水流阻塞的原因是由于低地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如故意设置防堵设施等,因低地所有人或使用人违反了承水义务,高地受害人可以依法请求排除妨碍或损害赔偿。
 


关于我们

张剑锋民商律师网由北京张剑锋律师运营。 张剑锋民商律师代理了许多民商事诉讼案件、仲裁案件、非诉案件。长期致力于为北京及全国各地的广大当事人提供民商事纠纷法律服务,尽力让当事人以更高效、更快捷、更优惠的方式解决身...[详细介绍]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30446号-8